当前位置:首页>实践

赤心遵迹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以“宣讲+”模式,推动理论入人心

时间:2025-04-23   来源:实践强国网

为了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福建省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赤心遵迹”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在多地开启传承伟大精神的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以“宣讲+”的模式立志将遵义会议精神宣讲活动融入日常、走深走实。

一、走进红色场馆,溯源红色文化

发挥莆田红色文化资源,宣讲团成员走进位于荔城区黄石镇清后村和丰自然村的中共莆田县委旧址(桂苑祠),在这座古朴的建筑内,成员结合遵义会议精神,讲述了中共莆田县委在成立后,积极发展党员、发动群众开展反抗 “三征”(征丁、征粮、征税)和破仓分粮斗争等英勇事迹,让听众清晰地认识到在不同地区,党的革命工作虽形式各异,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始终如一。

图片1.png

 

二、深入基层群众,弘扬遵义会议精神

走进老兵: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宣讲团走进光荣院,带着丰富的历史资料与真挚的情感,来到老兵们的身边。老兵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诠释了红色精神的伟大,而宣讲团则通过专业的讲解,让老兵们回想起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理念,现场充满了温情与敬意。这种双向的交流,让红色精神在岁月的长河中愈发闪耀。

深入街区:倾听群众声音

对不同年龄、职业的群众进行采访,倾听他们对遵义会议精神的感悟与理解,探寻遵义会议精神在基层传播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在街区设置手工创作区,以剪纸映初心、彩绘传薪火、黏土塑丰碑、草鞋忆峥嵘等为主题,不仅让遵义会议精神从历史课本走进现实生活,更通过指尖的温度,在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群中,种下了红色传承的种子。

图片2.png

 

三、走进法制场景,共建红色廉风

宣讲团走进模拟法庭,化身小法官,生动地模拟刑事、民事、行政审判及仲裁的过程。为了让听众更深刻地感受遵义会议精神与法治实践的联系,宣讲团巧妙地结合模拟法庭的场景,引入了私自挪用战时物资等相关案例,展示了在革命年代,纪律与法治的重要性,即便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也必须坚守原则,维护集体的利益与秩序,这与现代法治社会中强调的依法办事、违法必究的理念一脉相承。

图片3.png

 

走进御史馆,带领党员师生开展“红色廉风”党日活动,充分利用廉洁场馆内的多媒体展示区域,播放精心制作的关于遵义会议的视频资料,视频中穿插着红军在长征途中严守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廉洁事例,与场馆内展示的廉洁文化案例相互映衬,进一步强化了廉洁教育的效果。活动吸引了馆内群众,不仅为参观者构建起一幅立体的廉洁文化图景,还将红色革命精神与廉洁文化深度融合,让遵义会议精神在廉洁教育的土壤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四、聚焦校园学子,创新宣讲形式

将遵义会议精神引入校园。高校志愿者通过趣味游戏,把红军四渡赤水的战略智慧融入其中,让小学生在吹动乒乓球跨越 “赤水河” 障碍的过程中,感悟革命先辈迎难而上的斗争精神。高校学生代表以《转折之城心灵之旅 :遵义会议的精神密码》为题,借助动态地图与历史影像,生动解读遵义会议的重大意义。在高中的课堂上设置“一问一答” 互动环节,极大地激发了高中生的思辨热情;在高校设置“宣讲+艺术”的文艺汇演,演出包含了诗歌朗诵、歌舞、情景剧等多种艺术形式,演员们用灵动的肢体语言,生动地诠释了革命先辈们在困境中不屈不挠、追求光明的精神风貌。

图片4.png

 

五、志愿红辉映革命红,爱心行温暖特教情

宣讲团成员们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特教机构的师生们讲述了遵义会议的历史背景、关键过程以及深远影响。考虑到特殊孩子的接受能力,宣讲团精心准备了图文并茂的资料、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还运用了大量实物道具辅助讲解。宣讲团在冬至等特殊节日,开设节日活动共度佳节,并送上了精心准备的带有红色文化元素的小奖品,如印有遵义会议会址图案的书签、小巧的红军战士玩偶等。让 “志愿红” 与 “革命红” 在特教机构交相辉映。它不仅为特殊孩子们打开了了解红色历史、感受革命精神的窗户,更通过志愿者们的爱心行动,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图片5.png

 

六、强化互动交流,社会美誉度高

宣讲团宣讲不仅是特定人群还常吸引周边群众,赢得现场听众的高度赞誉。在红色场馆,当地学生激动地说:“以前对遵义会议的理解比较模糊,这次听了宣讲团在我们莆田红色场馆的讲解,将遵义会议和我们本地的革命历史联系起来,感觉一下子就懂了,也更深刻地感受到革命胜利来之不易。” 一位退休干部也感慨道:“这样的宣讲活动太有意义了,把遵义会议精神和我们莆田的红色文化紧密融合,让红色基因在我们这片土地上更好地传承下去,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为家乡建设、为国家发展努力奋斗。”宣讲团每一场宣讲都设置抢答环节,让红色历史深入人心,激励着更多人传承红色基因。

此次遵义会议宣讲活动,以多种形式为桥梁,让历史与现实在此交汇,打破传统宣讲模式,将红色课堂搬入校园、街区、邻里,融入百姓生活,让不同年龄、职业的群众都能近距离感受遵义会议精神的魅力。引入创作等互动模式,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壁垒,让遵义会议精神不再是历史书上的文字,而是化作了可触摸、可感知、可传承的精神力量;加强实践服务,从红色场馆的红色讲解志愿队,到特殊群体的“暖心陪伴” ,再到“爱心助学”乡村教育振兴,宣讲团不断吸引学生志愿者加入,用实际行动践行红色精神,成为红色文化的生动 “代言人”。让革命红与志愿红一脉相承,相互促进。未来,宣讲团将继续以创新的形式,让红色精神在更大范围群体中持续绽放光彩,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伟力。(王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