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实践

扎根能源之城:西安财经大学调研团队解锁榆林转型“五大路径”

时间:2025-04-22   来源:实践强国网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资源型城市如何突破“高碳锁定”困境,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平衡?一支来自西安财经大学的调研团队,以陕西省榆林市为样本,历时一年深入政企研一线,通过科学建模与实证分析,为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提供了一份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解题方案”。该研究成果已获国家级大创立项,并在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中斩获省级一等奖。

2023年,榆林市获批成为全国首个“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及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这座GDP突破7000亿元的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煤炭产业贡献了超70%的工业增加值,却也面临产业结构单一、固废污染加剧、科技创新乏力等“成长烦恼”。

“我们想探究一个核心矛盾:资源型城市如何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同时实现绿色转型?”团队负责人严一祎表示。研究团队以“经济-社会-生态-创新”四维协同为框架,结合国家发改委《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方案》指标体系,设计了覆盖24项三级指标的转型评价模型。

图片1.png 

团队先后走访榆能集团、榆神工业园区、延长石油榆林煤化公司等18家单位,足迹遍布榆林6个区县。在榆林神树畔煤矿,成员们戴上安全帽深入井下,观察智能化采煤设备的运行;在氢能实验室,他们记录下电解水制氢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传统煤化工企业每年产生数万吨副产氢,但利用率不足30%。”榆能集团战略规划部部长李涛在访谈中透露,企业正投资10亿元布局氢能全产业链,计划打造“西部氢能之都”。

通过发放564份有效问卷(覆盖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团队发现:68.2%受访者认为“产业结构单一”是最大掣肘,61%指出“粗放发展思维制约技术创新”;北部六县贡献全市92.5%的GDP,南北人均收入差距达3.8倍;以及2022年榆林市R&D投入强度仅0.59%,虽同比增长185.7%,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对此,调研团队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和耦合协调度分析,提出五大转型路径:1.能源革命:构建“风光火储氢”多能互补系统,规划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超50%;2.产业耦合:推动煤化工与新材料、氢能等产业链深度融合,建设零碳化工示范园区;3.城乡协同:推广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农村地区试点“光伏+生态修复”模式;4.创新驱动:设立10亿元绿色科技基金,建设“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联合体;5.政策优化:通过PMC-AE指数评估,建议建立“碳排放-经济增长”双目标考核机制。

图片2.png 

从矿井下的数据采集到政策文件的字斟句酌,这群“00后”用脚步丈量中国能源革命的微观实践。他们的故事印证:象牙塔里的学术探索,也能成为推动城市革新的关键力量。正如团队在调研手记中写道:“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我们愿做破题的探路者。”(李宇杰)


相关推荐